作者: 胡德光 來源: 菏澤日報 發表時間: 2025-08-30 09:39
“小區文化活動太少了,希望黨支部能幫忙解決。”日前,鄆城縣唐塔街道帝都花園黨支部收到這樣一條居民意見。“群眾既然有需求,我們就要多組織一些大家喜聞樂見、有趣味性、實用性的活動。”帝都花園黨支部書記李金泉表示。
小區黨支部通過“有事找支部”機制,迅速召集黨員代表、物業公司和業主代表召開議事協商會,共同制定《小區文化提升計劃》,明確“月月有主題、周周有活動”的目標。“文化進小區”讓孩子們近距離體驗傳統剪紙藝術;“鄰里讀書會”在黨員活動室定期開展,成為親子閱讀的好去處;志愿服務市集把各類便民服務“打包”送到居民身邊。僅一個月,小區文化陣地“活”了起來,居民的笑容也多了。
為切實解決基層治理難題,唐塔街道創新推出“有事找支部”居民議事機制,構建“群眾有訴求,支部有響應”治理閉環。唐塔街道黨工委書記徐龍坡介紹,街道創新打造“紅嵌唐鄰”城市基層治理模式,在12個小區全面推行“有事找支部”議事機制,實施“收集—梳理—辦結—反饋”四步工作法,形成“居民提議—黨支部組織商議—形成決議—落實執行—成果共享”的治理鏈條,確保群眾訴求“件件有回音、事事有著落”。
黨建引領,錨定議事協商“主方向”。唐塔街道始終將黨建貫穿于居民議事全過程,以明確的方向和閉環的機制確保群眾訴求落地。建強支部核心隊伍,選優配強小區黨支部班子,注重吸納有威望、有能力、有熱情的黨員擔任支部委員,定期開展業務培訓,提升其組織協調、議事決策和解決問題的能力,確保黨支部在議事協商中能夠有效發揮引領作用,成為群眾信賴的“主心骨”。針對群眾反映強烈的民生問題,黨支部迅速響應、主動作為。龍翔城東區曾因電動車亂停亂放存在消防隱患。居民在“鄰里議事會”提出后,小區黨支部立即聯合物業、業主代表、街道安監辦及消防大隊等多方協商,最終新建7處可容納376輛電動車同時停放的智能車棚,徹底解決了“老大難”問題;香墅灣小區通過“鄰里議事會”,及時更換老化散亂的電線,消除了安全隱患,提升了居民的安全感。
多元協商,凝聚破解難題“強合力”。唐塔街道打破單一治理主體局限,整合多方力量參與議事協商,精準破解民生痛點。建立健全黨支部牽頭,物業、職能部門、社會組織等多方聯動的協商機制,明確各方在議事協商中的職責和分工,形成定期溝通、信息共享、協同解決問題的工作格局。對于跨小區、跨領域的復雜問題,由街道黨組織統籌協調,打破部門壁壘,凝聚破解難題的強大合力。以“鄰里議事會”為核心,邀請物業、職能部門、社工、居民代表等共同參與,針對不同問題組建專項協商團隊。唐塔商城小區作為無配套老社區,60歲以上老人占比超60%,老年人活動空間缺失問題突出。小區黨支部通過10余次多元協商,最終將廢棄鍋爐房改造為涵蓋書畫區、棋牌角的“銀齡樂園”,既解決了老人活動的難題,又保留了社區記憶。在協商過程中,充分尊重不同主體的意見,尋找利益平衡點。無論是電動車棚建設中業主對便利性的需求與消防規范間的協調,還是老年活動中心改造中對場地功能的規劃,都通過反復溝通達成共識,確保解決方案得到廣泛認可。
加強轉化,共繪治理共享“同心圓”。線上通過微信群收集議題、推送進展,線下設置意見箱、鄰里議事廳、小區調解室,確保居民“有話有處說、說了有人管、管了有結果”。目前,街道通過該機制共商議民生實事65件,化解鄰里糾紛12件,群眾滿意率達98%。通過問卷調查、居民座談等方式收集群眾對成果的反饋意見,定期評估議事成果的落實情況。根據評估結果與反饋意見,及時優化工作措施,持續提升議事的質量,使治理成果真正惠及于民,增強居民在共享治理成果中的幸福感和歸屬感。
記者 胡德光